当前位置:首页 > 交易中心 > 大师风采

大师风采

骨木镶嵌传承人陈明伟

2023-01-31

陈明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五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波骨木镶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木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宁波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紫林坊艺术馆馆长,宁波市政协常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陈明伟从小酷爱绘画、书法、雕刻,对文化艺术情有独钟。40多年前,还是鄞州一个小山村里的放牛娃。放牛时捡起一截木头,用割草刀试着削出人物的模样。靠着单纯的热爱,陈明伟自学成才,年纪轻轻就在鄞南乡间开了一间刻字店同时学习各类金属模具的浮雕技艺。1984年经画家陈文蔚老师引荐,到宁波著名书法家丁一卯先生处学书法。由此近距离接触宁波工艺美术厂生产的骨木镶嵌家具及艺术品,并潜身研究其制作工艺。1992年他以刻字技术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宁波市公安系统的“南城书印社”,创办了宁波第一家字牌公司。

陈明伟对于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特别是对沉香、檀香,紫檀木雕刻和宁波骨木镶嵌的创意制作炉火纯青。1999年下半年陈明伟从上海购得10余吨珍贵的紫檀木,并接受上海博物馆一位专家的建议,用这批紫檀木先试制文房小件和嵌镶文具,再逐渐发展紫檀家具。于是,“宁波紫林文房作坊”应运而生。随着紫檀木小件、文房四宝及各种红木工艺品走向市场,紫林坊也随之发展壮大。2002年陈明伟率助工用紫檀木雕刻《清明上河图》,日夜奋战五个月告成,获杭州国际手工艺作品展金奖。2004年,在宁波老外滩建立本市首家民间博物馆——“紫林坊艺术馆”。同时也挑起宁波传统工艺“骨木镶嵌”传承的历史重任;2006年,与陆顺法先生合作设计的“梁祝文化”特大组合橱完成,在国际大型手工艺博览会上捧回了金杯;2007年,何月桂设计,陈明伟制作的骨木镶嵌“穆桂英练兵图”,荣获省民间手工艺博览会“天工奖”。2008年,又设计制作大型骨木镶嵌“王应麟三字经”落地大插牌,翌年获省政府“特别荣誉奖”,被温州博物馆永久收藏。呕心沥血历时三年,携带徒弟15人制作“宁波骨木镶嵌红木万工床”,为宁波骨木镶嵌传承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并连续二届荣获国家奖项——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第十届、第十一届“山花奖”。

20181027日,陈明伟应邀出席了由安徽盛世金元文化交易中心和安徽盛世金元非遗商城联合举办的“大师之夜”文化盛会。“做善艺之人,雕善人之艺。”这是陈明伟的座右铭,也是他的原则和目标。十年用心苦练,十年民间创作,十年创业树立艺术品牌。从第一次接触木雕与骨木镶嵌至今,陈明伟已有近四十年从艺生涯。如今,他又重新拾起刻刀,探索单刀竹刻全新的艺术创作形式。一生与传统工艺结缘的这位工艺美术大师用自己手中的刻刀,雕刻着一个与众不同的善艺人生。

2002年3月,马承源先生专程来紫林坊考察。参观完,马老对陈明伟说:“一个人一生要做几件能留传后世的作品。”一句话促成了陈明伟第一件代表作的问世。这就是按照1:1比例制作的紫檀木雕《清明上河图》。为了将这幅长5.27米、宽0.248米的稀世之作再现于珍贵的紫檀木上,陈明伟动足了脑筋。

首先是特大紫檀木的选购,他四处托人打听,最后终于在苏州找到了相应的木料。随后,陈明伟带着5名助手,赴上海博物馆仔细研究清代宫廷雕刻技艺,尤其是“乾隆工”的雕刻方法,然后用浅浮雕的手法尽力体现原作的气韵。《清明上河图》一亮相,就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古典家具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如此评价:“巧夺天工,将紫檀木的天然色差,巧妙结合画面。” 

陈明伟同时担负着“骨木镶嵌”保护与传承的历史重任。骨木镶嵌是宁波特有的一项传统手工艺,它是宁波民间工艺美术与家具、建筑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形式,采用牛骨、象牙、贝壳、螺钿、黄杨木等多种材料,在木坯起槽后用黄鱼胶粘结嵌入,经过打磨雕刻,再髹漆而成。

2007年,何月桂设计,陈明伟制作完成骨木镶嵌“穆桂英练兵图”,荣获省民间手工艺博览会“天工奖”。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

甘文非遗传承中心 | 中心公告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交易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