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易中心 > 大师风采

大师风采

发绣艺术大师丁崇政

2023-02-20

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毁。发绣,以发代丝,以绣作画,融情一处。寄托的是一个生命一段真实的情感,承载的是这个生命符号特有的艺术。这个传承了一千三百多年的艺术,为人所铭记,为人所喜爱,一切的原因,皆因发绣是生命符号的艺术。

发绣,顾名思义就是用人的头发作为材质,以发做绣。由于发丝经耐岁月,千年不腐,使得发绣作品亦可流芳百世。发绣以其独特的魅力被誉为东方一绝,能让观赏者从中领略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几个世纪前,聪慧的中国人就开始用头发制作绣品,通过利用色泽、粗细、长短等差异,发绣作品可以表现出大自然的万事万物。今天的发绣创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推陈出新,使发绣从题材到工艺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丁崇政,1954年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盐城市工艺美术大师,发绣艺术大师。现任江苏省东台市天工发绣有限公司董事长,发绣研究所所长。作品先后在全国29次荣获金、银、铜奖,11次去国外和台、港、澳地区进行文化交流。2010年创作的发绣作品成功入选上海世博会。201011月,他应邀赴中国台湾参加首届文化创意博览会。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台湾总商会会长张平沼等专门观看了《富春山居图》和《清明上河图》等优秀发绣艺术作品,并会见了丁崇政。此外,他在台湾发表的《华夏儿女造就了发绣艺术》、《谈谈发绣艺术作品的选购与收藏》、《浅谈发绣作品的装裱艺术》等多篇专业理论文章,深得好评。

东台发绣走进世博背后离不开丁崇政的坚持与付出。通常的发绣不是方形,就是圆弧形。而世博会订制的发绣外型为一朵玉兰花,中间有两条表现花瓣的弧线。如此异形框架对苏州的师傅们也是个挑战。别的不提,仅架子中间用于夹装发绣的玻璃,丁崇政就找了11位划玻璃的师傅,前10位都在划到玉兰花凹凸之处时,就无法继续了,玻璃裂了一块又一块。直到第十一位师傅,才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克服了第一个难题,第二个、第三个难题又接踵而来。做发绣架就是遇到困难最多的。从制作简便考虑,一开始采用的是高密度板材――便于批量加工;制作单面发绣,只需在一面装玻璃,另一面拍上板子即可。但样品送到上海,组委会一票否决,材质、尺寸都有差距,专家们严肃地对丁崇政说:“世博礼品虽小,但代表的是中国形象,必须精工细作,上海世博要办成绿色世博,最微小的细节也要体现绿色理念。”

于是,丁崇政改制双面绣,改用高档木料,与苏州师傅一起反复试制,最终解决了异形木架抽槽、插玻璃等技术难题。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专家在检验样品时,用小刀刮漆,一刮就掉一块。原来,漆工在油漆时先上底漆,最后两道再上生漆,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刀子刮不下来的效果。最后,丁崇政向一位来自四川的油漆师请教,终于找到了一个既比较环保,又能解决难题的办法。

样品送去,组委会觉得材质仍有差距。那时,已是3月上旬,样品多次不过关让丁崇政感到时间的紧迫。苏州朋友劝他,还是算了吧。丁崇政说:“不行,我一定要让东台发绣进世博。”他一咬牙,决定制作三种材质不同的样品,分别为高档红木、紫檀和巴西红檀香,最后由组委会来选定。330日,丁崇政再次赶到上海,不过,这回他胸有成竹。果然,三种样品,各具优势,经过一天的等待后,组委会正式通知选用紫檀木样品。当日便与丁崇政签订合同:订购2010幅发绣礼品。

组委会的同志对丁崇政说:“抛开合作关系不谈,你的精神也感动了我们。”丁崇政真诚地说:“其实我的收获更多,一次次的反复,提升了我们的质量理念。民间工艺品要提升品质、走进大雅之堂,我们任重道远。”

按世博组委会与天工公司签订的合同,天工公司为世博限量绣制了2010幅发绣礼品。2010幅发绣,每幅均有收藏证书、编号、条型码。机遇面前奋力拼搏,困难面前矢志不渝,丁崇政就是这样让东台发绣走进了世博会,在世界大舞台上绽放异彩。

20181027日,丁崇政受邀出席了由安徽盛世金元文化交易中心和安徽盛世金元非遗商城联合举办的“大师之夜”文化盛会。正如伟大的诗人罗曼·罗兰所说:“艺术是一种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发绣因其千年的魅力而被称之为“东方一绝”,它的魅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丁崇政在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努力开拓着。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

甘文非遗传承中心 | 中心公告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交易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