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易中心 > 大师风采

大师风采

南通彩锦绣创始人黄培中王建华

2023-07-04

黄培中,1944年生,江苏如皋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南通彩锦绣创始人之一。长期从事工艺美术设计和艺术创作,设计风格注重传统装饰语言和现代构成形式的融汇,蔚为大观且饶有意境。画稿设计的代表作品有彩锦绣双面屏风《神龙腾九州》、《海市蜃楼》、《探梅》,彩锦绣双面立屏《秦淮胜景图》,彩锦绣《艳秋》、《梵宫》,平绣《丝绸之路》,西藏拉萨饭店大型彩锦绣壁画《高原胜境图》,南京阅江楼大型陶瓷壁画《郑和下西洋》,南京牛首山佛顶宫大型丝毯壁画《南朝四百八十寺》,以及甘肃博物馆丝路文明展石雕壁画《东西方商队》等。

王建华,1955年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彩锦绣艺术研究领域里领军人物。绣制的代表作品双面彩锦绣屏风《海市蜃楼》获2014年首届江苏文化创意大赛现代手工艺类金奖,《梵宫》获第15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金奖,《秦淮胜景图》、《永乐宫玉女》、《三羊开泰图》、《五星出东方》、《大建安寺》等获得江苏工艺美术“艺博杯”等评比金奖。《海市蜃楼》、《阙楼》、《秦淮胜景图》、《神龙腾九州》、《牡丹女》等作品收进《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织绣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精粹》、《绣珍》、《江苏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集》等画册。近年来积极带徒传艺,并先后在南京艺术学院染织专业、江南大学服装学院担任外聘教师,传播教学彩锦绣技艺。

南通彩锦绣工艺,是早年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在传统民间戳纱绣基础上创出的一种新型绣种。上世纪60年代初,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在当时“保护、发展、提高”的工艺美术方针指引下,发扬当年沈寿先生“以新意运旧法”的创新精神,利用地方民间的戳纱绣“点彩”、“纳锦”针法,研制现代观赏性刺绣取得成功,至今逾半个多世纪。“彩锦绣”的称谓是从构成戳纱绣的“点彩”“纳锦”针法中各取一字而组成。南通彩锦绣在戳纱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上,与现代装饰艺术应用方面做了很好的拓展。黄培中专注于画稿设计,王建华主攻工艺创作,夫妻二人同心合力,几十年一直在坚守研制,为传承推广彩锦绣工艺做出努力。

王建华早年师从张元芳、曹国秀两位先生,长期从事彩锦绣创作实践至今。她的作品已广涉现代观赏性刺绣的绣片、双面彩锦绣屏风和地屏、彩锦绣壁画和壁挂、彩锦绣旅游工艺品等方面,也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展览活动并受到广泛关注。她是个有心人,善于观察生活,遇到别致的图像,也总在考虑能否运用到“纳锦”针法的创新中来。由于长期专注于创作,导致她现在饱受颈椎病、高度远视等“职业病”的困扰,但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针线。她常讲“我这辈子与彩锦绣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节,我经常提醒自己,彩锦绣是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近半个世纪努力的创新成果,要明白自己应尽的责任,为彩锦绣艺术的继续发展和创新,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可以说,40余年来,王建华以一种虔诚的工匠精神对待她从事的手艺,守望着自己一生钟爱的彩锦绣工艺。

在生活中,王建华和丈夫黄培中交流最多的话题,总离不开彩锦绣的传承与创新。正如王建华所说,她在彩锦绣创作方面的成绩离不开丈夫黄培中的支持。黄培中的设计风格适应了彩锦绣表现的需求,方便其艺术语言的表现。应该说,画稿是绣制的基础,而刺绣的过程,也是绣工再创造的过程。多年来,夫妇两人携手创作,共同完成了大型彩锦绣双面屏风《神龙腾九州》、《海市蜃楼》,彩锦绣双面立屏《秦淮胜景图》等多件精品力作。

20181027日,黄培中王建华夫妇受邀出席了由安徽盛世金元文化交易中心和安徽盛世金元非遗商城联合举办的“大师之夜”文化盛会。他们认为“大师之夜”文化盛会的成功举办,加强了全国各地百位大师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提高南通彩锦绣的知名度。南通彩锦绣作为当年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群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典型的地方工艺特色,丰富了现代刺绣的表达语言。彩锦绣从传统中走来,符合现代手工艺发展的规律,成为传统工艺创新的范例,起到了传承前人启迪后人的积极作用,为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工艺文化增加了时代的色彩。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

甘文非遗传承中心 | 中心公告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交易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