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县城东边的南肖里村是凤翔年画的中心,根据流传下来的祖案记载,世代耕居于此的邰氏家族早在明初洪武年间,就在从事木版年画的生产。凤翔年画最盛时,这里有70多家作坊,年产量高达600万张。“最好、最大和最高的水平”是邰立平祖父邰世勤创办的“世兴画局”。这门手艺传到邰立平这里,已经是第20代。
凤翔民间木版年画受外部美术影响很少,基本上保持了原古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其年画粗犷,夸张,局部粗细搭配,构图饱满,门画造型威猛,风俗画构图富于生活情趣,色彩大红大绿,对比强烈,套金套银后富丽堂皇,手脸部分手工填染后更显逼真。
邰立平,1952年生,陕西省凤翔县南肖里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翔年画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协共同授予),中国传统文化杰出传承人(中国文联、民协共同授予),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美术创作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文化部、国家非遗中心授予)获得者。陕西省凤翔县年画社社长。邰立平创办了凤怡年画社,致力于对流散民间的古样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和复制,使这一古老民间传统艺术得以传承。
他6岁随祖父邰世勤(陕西西府著名老艺人),9岁随父亲邰怡(陕西民间美术大师)学习家传500年的民间年画技艺。由于受文革冲击,家传年画曾临灭绝境地,1958至1978年的二十年间,他和父亲共同创作新画60多种,挖掘、整理、研究、复刻凤翔年画版400余种(套),使凤翔年画恢复到历史的较高水平。邰立平的年画作品具有主题鲜明突出、造型简练概括、色彩对比强烈、构图丰满匀称的特点,其风格吸取了汉唐壁画、石刻、古代绣像、书籍插图的表现手法以及其他民间艺术的某些特征,并适应西北地区广大农村民众的爱好和审美兴趣,深深扎根于西北民间。
邰立平编辑的《凤翔木版年画选》手印线装本一,二卷由张仃题写书名,中央美院薄松年教授作序。论文“凤翔民间年画的现状与思考”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和《中国文化画报》、《中国收藏杂志》等多家刊物上发表。2011年4月由陕西省民政厅批准成立了“陕西凤翔邰立平木版年画传习中心”,指导多名学徒学习凤翔木版年画的传统技艺,为凤翔年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邰立平作品及个人艺术成就在《中国美术全集》、《凤凰周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精粹》和日本出版的《中国现代版画与民间年画》及法国法文版的《中国民间木版年画》等国内外多家刊物刊出。
1983年邰立平应邀于中央美术学院展出凤翔年画代表作;1984年又在中央工艺美院展出凤翔年画;1994年应澳大利亚墨尔本澳华博物馆之邀赴澳举办《中国民间年画珍品收藏展》,第一次把陕西凤翔年画带出国门。从1994年至今曾七次应邀赴香港参加展演及文化交流。1999年随中国艺术代表团赴法国参加 “99巴黎——中国文化周”展出、演示、讲座。大洋洲、欧洲和香港多家新闻媒体曾予特别报道和高度评价。2000年应邀在西安美院举办“邰立平凤翔木版年画展”,全部展品被西安美院收藏。2006年6月参加首届“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及2006年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并获纪念奖;2007年6月在中华世纪坛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精品展”,被文化部授予“文化遗产日奖”;2008年7月在中国农业博览馆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精品展”;2008年8月参加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祥云小屋“中国故事”文化展演活动,被第29届奥组委和文化部共同授予“中国故事”文化展演活动“突出贡献大奖”。2009年2月参加在文化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活动获“突出贡献奖”;2009年10月随文化部组团赴德国法兰克福作民间美术展演及文化交流,后赴奥地利维也纳做文化访问;2010年4月及9月两次赴台湾举办展览和文化交流;2010年8月参加上海世博会“陕西文化周”展演活动;2011年1月,凤翔年画“执鞭敬德”、“纳祥童子”、“佳人爱菊”、“富贵花瓶”登上国家名片,即邮政总局发行的国家特种邮票。2012年2月在北京农展馆参加文化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2012年8月赴美国纽约、费城、华盛顿举办展览、进行文化交流活动;2012年12月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参加“陕西民间艺术展”。凤翔木版年画在国内外展出58次,分别被国内外300多家艺术单位收藏,国内外89家刊物刊出。迄今为止,邰立平及其自己所从事的凤翔年画多年来被中央电视台一套、四套、七套、十套和凤凰卫视中文台、《人民日报》、《上海日报》、《南方都市报》、《欧洲时报》、《澳洲地铁报》等国内外多家媒体予以特别报道和高度评价。
2018年10月27日,邰立平应邀出席了由安徽盛世金元文化交易中心和安徽盛世金元非遗商城联合举办的“大师之夜”文化盛会。他认为,如今随着国家对民间工艺美术越来越重视,大气候是越来越好,但普及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推广。当带着凤翔年画几度走出国门,看到海外友人对年画的狂热,他更加深刻理解了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魅力所在,也更加小心谨慎地保持着凤翔年画的原汁原味。邰立平在凤翔农村找木匠先后制作了30多块50厘米见方的木版,他希望在两到三年的时间内再完成近30块老版的重新刻版工作,真正地为保护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尽责。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